碳十问③ | 卖“碳”翁必备手册,请收下

 

 极端气候频发,碳减排已成为全球共识。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开创性地将市场化机制引入全球气候治理,进而催生了碳市场。 

碳市场的核心功能是以市场机制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作为推进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运行三年来,经历两轮完整履约周期,市场交易规模逐步扩大,多个高碳排行业正加速“入市”。 

在这个庞大且神秘的市场里,碳成为了一种可交易的“商品”。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碳市场机制正在推动中国的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并将深度参与中国经济结构的重塑。 

碳市场如何“点绿成金”?

碳交易又如何为经济“增绿”?

下面我们就带您一“碳”究竟。

Q1  什么是碳市场? 

“碳市场”全称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指将碳排放的权利作为一种资产标的,来进行公开交易的市场。它是一种利用市场机制来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工具。核心逻辑是将环境“成本化”,借助市场力量将环境转化为一种有偿使用的生产要素,将碳排放权这种有价值的资产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易。它通过设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并允许企业将多余或剩余的碳排放配额(即排放权)进行买卖交易,以实现成本效益最优的减排效果。

全球著名的碳市场包括欧盟排放交易系统(EU ETS)、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以及一些地区性的自愿减排市场等。欧盟碳市场是碳交易体系的领跑者,拥有全球最大的碳交易规模,占全球碳市场份额的87%。在北美洲,多个区域性质的碳交易体系并存。在亚洲,韩国是首个启动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国家。随着国际间合作加强,未来可能建立更加统一和互通的国际碳市场。

Q2  碳价是如何形成的? 

碳价主要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形成。当减排成本高或预期未来减排将更加严格时,企业对排放配额的需求增加,推动价格上涨;反之,若技术进步降低减排成本或经济放缓导致排放减少,则价格可能下跌。碳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市场供需关系、政策和法规、宏观经济形势、全球碳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碳市场最重要的作用是提供碳定价。碳定价机制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强制型手段,即开征碳税;另一种是通过市场手段,也就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碳交易可以更精确地控制排放量,但可能面临市场不稳定和监管成本高的问题。碳税则可以提供价格信号,促使企业减排,但可能难以精确控制排放总量。

Q3  碳交易方式有哪些?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应当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

 

碳配额是指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规定时期内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额度,1个单位碳配额相当于向大气排放1吨的二氧化碳当量。配额是碳排放权的记载凭证,所有交易的配额都是统一由政府进行管理。在同一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由于实行的是碳排放总量控制,所以配额的总数是确定的,政府不能随意增加配额发放。

Q4  碳市场是如何运行的? 

碳市场运行机制的核心逻辑在于建立一个碳排放总量控制下的交易市场。政府通过引入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Cap and Trade),使控排企业受到碳排放限额约束。 

首先,政府确定整体减排目标,采取配额制度,先在一级市场将初始碳排放权分配给纳入交易体系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交易这些碳排放权。 

接着,受到经济激励、减排成本相对较低的企业会率先进行减排,富余出碳配额并将多余的碳配额进行交易出售,卖给减排成本相对较高的企业,并获取额外收益。 

而减排成本较高的企业,由于国家分配给他们的碳排放权不能满足他们的排放需求,他们则通过购买碳排放权来降低碳排放达标成本。 

碳交易市场将碳排放内化为企业经营成本的一部分,交易形成的碳排放价格则引导企业选择成本最优的减碳手段,企业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实现碳排放达标,或选择自身减排或通过碳市场购买配额。因此,市场化的方式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从高耗能向低耗能转型,保持全社会减排成本最优化。

 

中国碳市场的建设从地方试点起步。2011年10月,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2013年起,7个地方试点碳市场陆续开始上线交易,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等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中心位于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设在武汉,企业在湖北注册登记账户,在上海进行交易,两者共同承担全国碳交易体系的支柱作用。北京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和交易中心,是对全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

Q5  为什么发电行业优先进入碳市场交易? 

一是发电行业直接烧煤,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大。全国2200多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过50亿吨,因此作为首个启动行业,能够充分发挥碳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的积极作用。 

二是发电行业的数据基础比较好,管理制度相对健全。要进行碳配额的交易,必须以准确的数据为前提。发电行业工艺产品单一,排放数据的计量设施相对完备,整个行业的自动化管理程度高,数据管理规范,而且容易核实,配额分配也简便易行。 

三是从国际经验来看,发电行业是各国碳市场优先选择纳入的行业。发电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大,煤炭消费多,首先纳入这个行业,可起到减煤降碳的协同作用。

 

中国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重点行业,这八个行业占到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5%左右。目前,其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已常态化展开。全国碳市场扩容加速,水泥、电解铝、钢铁已明确在2024年底纳入管控范围、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其他高排放行业将有望分批纳入碳市场交易。

Q6  如何确保碳排放数据的准确可信? 

准确可靠的数据质量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在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建设及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了相对系统的监测、报告与核查(MRV)体系,并由生态环境部进行监督。 

在法律法规层面,我国分别于2020年、2024年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对数据质量管理的责任、程序、措施、要求进行固定和规范,构建了碳排放数据管理制度框架,实现全流程监管,规定严惩重罚数据质量管理违法违规行为; 

在技术层面,相关部委发布了涵盖24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核算指南》《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等文件用于指导监测工作; 

在操作层面,提升对重点排放单位的数据质量管理能力,包括建立完善重点排放单位内部数据质量管理机制,开展碳排放数据质量规范化和常态化管理。

 

碳排放因子库是一项关键性基础设施,对于启动和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至关重要。它能够为我国产品碳排放核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同时提升核算的准确性,并为碳定价提供数据依据,确保碳交易市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随着国际贸易体系与产品碳排放挂钩,国外计算的我国产品碳排放偏高,不能反映我国产品实际碳排放量,建立权威且科学的碳排放因子库,将为参与国际谈判履约等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有助于推动碳排放核算规则的国际对接与互认。2024年4月2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召开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库技术工作组启动会,标志着中国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Q7  如何衔接国际碳市场? 

从全球范围看,当前尚未形成全球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国际碳市场链接主要通过双边或多边协议实现,涉及配额互认、减排项目合作、信息共享等方面。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地推进《巴黎协定》第六条谈判进程,推动构建《巴黎协定》下的全球碳市场机制。 

衔接国际碳市场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过程,需要建立与完善国内碳市场体系,持续优化排放核算标准及配额分配方案,确保碳市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持续推动国内碳市场与国际接轨,尤其是标准与规则的对接,确保我国碳市场在核算方法、报告要求、交易规则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碳市场规则制定,提升我国在全球碳市场建设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共同推动全球碳市场标准的制定和统一。

 

碳信用(carbon credit),又称碳权,是一种环境金融工具。它是在经过联合国或联合国认可的减排组织认证的条件下,国家或企业通过增加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或减少开发等方式减少碳排放,从而获得的可以进入碳交易市场的碳排放计量单位。 

碳信用的核心机制是通过市场力量激励企业减少排放,通过提供财务激励,鼓励企业采取减排措施,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支持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碳信用对于实现全球碳减排目标至关重要,它确保了减排活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转型。而高质量的碳信用体系可以提高市场信任度和透明度,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碳市场。

Q8  碳市场对行业有何影响?

碳市场的建立意味着高耗能行业需要为其碳排放支付额外的费用,这将直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全国碳市场的履约压力将直接倒逼高能耗行业制定低碳转型路径,进一步推动绿色清洁能源发展。从2015年起,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就要求相关重点行业,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电力和航空等按规定上报企业碳排放数据。碳市场通过经济手段,将有效推动高碳排行业的低碳转型,促使企业优化生产流程,采用低碳技术,整体提升社会的减排效率。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也称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作为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政策工具,它通过建立一种市场化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以自愿参与的方式,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经过核证后,可以在全国碳市场上交易。相比于强制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重点排放单位排放行为进行严格管控,自愿碳市场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两个市场既各有侧重、独立运行,又同向发力、互为补充,并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有机衔接,共同构成全国碳市场体系。

Q9  我国碳市场面临哪些挑战? 

 我国碳市场巨大潜力并未真正释放,碳市场规模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中国碳市场的规模与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高达7514.59亿欧元的碳交易额相比有较大差距。

 市场准入规则亟待完善。入场企业标准低,类型单一,基本都局限在高排放的工业领域。

 缺乏足够的金融支持。我国金融业对碳交易涉及不多,只是对某些领域开展融资贷款。

 碳市场体系性较强,涉及环节多、维度广,专业性强,相关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以系统性思维加快建立健全政策制度体系,完善碳交易市场的准入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落实立法保障。

 扶持碳金融发展,以多元化的碳金融手段提高市场活力。加大碳交易市场的资金投入并提高各个金融机构的业务参与程度,并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推进碳市场的发展。

 提升执行力,强化监管力度,落实细化碳市场相关管理流程,确保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防止欺诈和操纵市场、以及确保碳减排的真实性和持久性。

 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高等院校可针对碳市场设置相应学科和专业,同时推动碳市场人才队伍职业化发展和社会化培养。


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 南京